“管理人員規范操作知曉率達100%”“食材溯源率通過率穩定在98%以上”“膳食監督家長委員會建議采納率達96%”……近年來,廣昌縣創新實施以“專業培訓、智慧監督、家校共治、財政保障”為主要內容的“四小切口”工作法,構建全鏈條校園食品安全治理體系,校園餐服務滿意度從75%提升至95%。
專業培訓筑牢安全基礎。該縣建立“法規解讀+案例警示+現場實操”三維培訓體系,每年分春秋兩季開展線上線下專項培訓,精準覆蓋全縣學校分管副校長、食品安全總監及管理員等校園餐管理人員。今年以來,該縣定期組織食堂員工輪訓,確保管理人員規范操作知曉率達100%。
科技賦能實現智慧監管。全縣學校及供餐企業100%覆蓋“互聯網+明廚亮灶”,實現食材清洗、加工、配送全流程實時可視。依托“供校食材質控管理平臺”建立的集采統購機制,既確保食材安全可追溯,又降低供餐成本。目前,全縣學校食堂及供餐企業平臺入駐率達100%,食材溯源通過率穩定在98%以上。
家校共畫食品安全“同心圓”。該縣組建39個膳食監督家長委員會,讓家長深度參與校園餐管理,通過日常檢查、隨機抽查、陪餐體驗等方式開展監督。截至目前,家委會累計開展活動156次、收集建議56條,采納率達96%。
財政保障提升餐食質量。該縣將校園食品安全納入財政優先保障范疇,實施營養餐“提質降價”工程。以赤水九年一貫制學校為例,調整后學生每周平均肉類攝入增加60克、蔬菜增加250克。同時建立資金常態化監管機制,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在學生“餐盤里”。(郭欽 胡媛)
|